本版使用大綱


本版使用方法:


要瞭解本版內容,請將其他資訊的建議書籍閱讀完成後,

再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前,大部分的討論開頭會有問題,

請試著獨立回答後,再看我與另一名版主的討論內容,

是否與你的觀念有衝突。


唯有嘗試獨立思考,才能有自己的成長空間。

只想從裡面找明牌,右轉找其他Blog會是比較好的選項。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持有S&P 500的結果

在美國產業結構跟人員組成沒重大變化下
持有S&P 500至今,持續買+抱著居然是最簡單且強大的策略。
至於其他資產要不要配置?

除非其他資產長期平均績效優於S&P 500,否則就沒有必要持有其他資產。
因為投資組合裡持有其他資產就是拖累自己的績效。

萬一遇到空頭怎麼辦?繼續買進或者等空頭結束,指數回升到原來水平。
覺得賺太少怎麼辦?用槓桿享受波動吧,失敗也不要願槓桿不好,那是自找的。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現階段的消極投資計畫

過去三年內,我已經將我的固定收益從每月2.5k提升到7k。
組成的大部分都是台股個股,而這些個股的產業類別以公用事業居多。
水資源概念、環保概念、食用油、發電產業、替代能源產業、金融股、保全業、0056。
其他就債券基金,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
剩餘沒列入7k的固定收益就是一般現金定存+可轉換公司債。

在美國升息循環內,我打算就把股票股利+債券利息拿去購買0056就好。
其他個股等財報後,我估算到便宜價位再來考慮。
也因為投資領域我已經到我自己的天花板了,所以後續大概就是這種消極的操作模式。

有便宜的美金就買些,沒事作定存,每月定期定額扣看好的標的,每天晃晃有沒有短期、現金流較安全的可轉債,0056每跌一段就補些或者是除息後就補些,不再額外將生活資金扔入,僅以目前固定收益資金繼續投資就好(例外:道瓊跌30%,台股回到7000之類的),未來就算遇到例外的情形,也只是投入0056跟spy而已,單純的做個簡單的投資人,等到須要用錢再從投資區快將資金提回。

未來有小孩後,初步規劃是每年至少買一張0056給小孩,其他就以事業、家庭生活為主。

權證的心得

今年上半年本來做得好端端的
大概是太死魚盤,於是我開始玩權証了。

呵呵,一開始十賭2敗8勝,很不錯喔!

然後就在這波台股一路從9600=>9200
我把我今年上半年的獲利吐掉3/4

這真是讓我驚訝的一件事!
所以勝率高的賭徒,一次就讓你掰掰。

至於我為什麼會賭到輸?就因為我不爽賠錢,於是往下就繼續加碼
但市場並沒有出現明顯反彈+時間耗損
於是我就這樣乖乖的認賠。



這段大概歷時三個月的過程,學費還好啦。
也因此我又要回到原點了。

我還是乖乖投資就好,投機非我本命。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給新手的小小建議

首先對於投資一定要知道贏在起跑點這件事
投資一開始可以比較的就是"手續費",
我常常在講土銀,就是因為他的基金手續費幾乎是最低的。
其他像一般人比較容易接觸的台股,這個也有手續費最低的證券商可以找。

舉例來說,以土銀扣股票基金手續費只要1.17%  債券型0.58%  這個幾乎是最低的了
          當然某些銀行可能比他低,如果你知道不妨推薦給其他人使用。
我印象中有個MMA+的好像可以更低,但如果你很懶,也至少找個土銀這種等級的來做。
也歡迎你去合庫開戶,因為我是合庫股東~@O@
那如果你是玩股票,個股大概漲0.85%就開始獲利,ETF漲0.42%就開始獲利。
可轉換公司債就更低了~~
所以你如果熟悉外匯加上ETF輔助,基本上就有贏在起跑點的絕對優勢。
林北跑10公尺就到終點跟世界百米短跑100公尺冠軍跑100公尺到終點比
我都敢單挑他!!XDDDDD

以下是幾個建議,我想到哪寫到哪:
1.最有戰略性價值的貨幣:美金,投資第一件事就是找低成本的進場工具、銀行、券商
如果你有算過外幣買賣的匯差,你一定會發現起跑點最具優勢的是美金
我印象中好像漲0.3%左右就可以回成本(加上讓分跟四捨五入法)
其他的你無聊可以算算,我印象中澳幣要0.5%左右,南非幣就不用說啦,將近3%。
所以光是買個貨幣,起跑點就知道差別差多少了。
那這邊有個額外的小觀念可以推薦給大家參考
就是你可以利用債券基金來當作類貨幣的投資,像是歐元、澳幣這類的。
其中我最推薦的是澳幣,利差加上你應該怎麼猜都能猜到澳洲經濟比南非好吧...
債券是貨幣的延伸,算是加強版的貨幣獲利。
土銀的債券手續費跟澳幣匯差比較下,買債券的戰略價值更高了些。
當然這邊指的是用台幣去扣澳幣計價債券就好
歐元方面還有很多商品可以考慮,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找歐元股票型基金。

至於美金為何最具戰略性價值,這是因為30以下你買到幾乎就是躺著賺錢了。
再來你如果不幸買在31以上,你還可以拿去扣基金用。
歐元、英鎊、日幣這類雖然也有基金可以扣,但是門檻可能比較高。
類似100歐元、100英鎊、10000日幣的最低消費額...
這對於我這種3k策略的人來說實在很不方便,我可以隨便往上調4k 5k的扣就好。
何必一定要換成歐元去扣,直接拿台幣扣款就好了。
能扣的基金商品最多,匯差又最低,你去旅行換成現鈔也很好用。
其他貨幣你可以自己思考看看。

一開始銀行、證券戶挑好,讓自己贏在起跑點吧。
人家要漲1.5%才獲利,你漲1.2%就獲利。
更積極的人可以考慮海外券商,我是小戶我沒辦法。Orz

2.玩外匯賺不到錢,例外:外匯保證金、期貨,以及初始設定低損失的投資
光看匯差買賣即期外匯來賺錢,其實是會被通膨打趴。
但也不要因為這樣就不買,通常理專都會跟你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人"
但我會告訴你,"人不理財,財不離人"  XDDDDD
基本上你只要會買美金,你多多少少都可以賺到一點錢。
會比你在那邊殺進殺出的好賺多了,但一定賺不到4%這種幅度。
因為這是貨幣的限制,當然這也是為何有人會去拼其他貨幣的關係。
其他貨幣是有機會賺到4%的,但是波動會比較大一些。

玩外匯的重點其實在於"抓趨勢跟資金流向"
然後你要去思考,美金漲對什麼有利、美金跌對什麼有利?
其他貨幣也一樣,接著你就好好的找尋標的,找起來放著就好。
總是低買高賣才會賺錢,切記不要預期天花板跟地板。
以美國道瓊為例,30年前的人不會覺得道瓊會到15000以上
以南非幣為例,海嘯低點是可以跌破的。
投資只有一個簡單的道理:找尋未來會漲的標的
外匯可以幫助你找到這些標的,只要你去思考貨幣漲跌對什麼有利就好了。


3.懶人好用的進場方式: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
進場方式很多種,我辦不到的就是all in這招
其他的大概就同我上面講的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
至於南丁格爾那個算是一種不定期不定額的方式

你要賺錢的前提就是"找到未來會漲的標的"
再來記得要預估一下資金能承受多久的時間成本喪失及未來獲利能滿意。
你設定資金可以丟進去三~五年不管,未來獲利最好是撐過3~5年後成為退休部位。
如果是丟進去三~五年,未來獲利卻只有10%,那真的不要投資比較好。
至少要以定存1.4%一年來計算,然後市場有趣的是......
很多人打不贏定存

只要你有辦法找到未來會漲的標的,基本上定期定額可以幫助你忽略天花板
ex.我的心願就是每次扣款都是創下歷史新高
不定期不定額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部位,未來上漲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ex.今天的跌勢等於未來的漲勢
比較困難的是你會隨著時間過去而去懷疑自己的標的是不是會繼續往上漲
其實過去的幾位大師都有說了,股市長期是向上的
那麼剩下的你就要自己去想,哪些股市是,哪些股市只能短中期用。


4.要繼續攤平嗎??
很多人投資常常會問這個問題,其實看好就該繼續攤下去。
100都敢買了,90為什麼不買?
然後買到80你會開始懷疑自己....  XDDDDDD
那就好好訓練一下自己對未來的看法,沒錯就是繼續買。
時間會還給你公道的。

至於看錯?那個是另外一個處理方式,你可以砍掉、不管、繼續攤。
只要你一開始沒看錯,基本上丟著不管會回來。
至於選擇砍掉的人,最好是額外思考當下砍完有沒有學到東西或有沒有更好的標的。
我現在對於看錯這檔是幾乎是砍掉或丟著不管
我會投入其他部位來掩護看錯部位的損失。
直到其他我喜歡的標的跌得更低時,我砍掉部位來買跌深的標的。


5.要去預測市場嗎??我不建議.......
從頭到尾就只有找到看好的標的這件事
你如果一直猜漲到哪就進場,跌到哪就大筆資金進場
好聽點就做積極、大師級、抓高猜低的。
我是比較喜歡,市場怎樣,我就怎樣做。
你會一直在市場裡,猜來猜去可能會讓你錯過進場的機會。
出場的機會其實不是很重要,你爽就賣掉就好。
或者是巴菲特講過的出場時機,那個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你看好美股上17000,那麼你最好的策略就是17000以下盡量買,抱著,看到17000賣掉。

恐慌的時候你不確定就小買,確定就大買,自己資金算好就好了。
世界最慘就是讓你套個三年就回來而已,當然某些東西不只三年。


6.標的越少越好
投資有時候很有趣,你會看到一堆人砍掉賺錢的標的,然後其他賠錢的繼續凹。
以前我也很疑惑為什麼要去砍掉賠錢的認賠,直到我看到一些比喻後我就懂了。
如果你是老闆,你要裁掉會幫你賺錢的員工還是什麼事情都不做的員工?
如果你是老闆,你要收掉賠錢的公司還是賣掉賺錢的公司去貼賠錢的?
但我可以跟你說,我是一個惡老闆,我完全不想砍掉賠錢的。
因為我要凹到他賺錢!!所以我挑標的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配息。
我可以停止繼續攤平他,但我一定要他每年比定存利息高一點。
就這樣一直凹他凹到他賺錢回來為止。

標的越少的好處就是讓你遇到大波動的時候,你不會重傷。
另外你的資金可以有效的攤平,只要你能一直攤平,股市長期是向上的。
你就可以等待時間還給你公道,但你要記住一個重點"選對標的"

7.該怎麼選標的???
不知道就選最強的....或者倒了就整個國家就倒了的...
中國??你覺得是就可以選.....
台灣??恩,世界領頭羊不買嗎??
概念是:全球>區域>國家>產業>個股   ETF是好物


8.零股費用的迷思
台股的手續費是成交價的千分之1.425,買零股手續費不足20元的以20元計價。
如果你去計算,零股大概要買14400左右對手續費才會划算。
但你要去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股票是賺錢的多還是賠錢的多?"
如果你覺得是賺錢的多,你直接買整張的最合適。
如果你覺得是賠錢的多,基本上14400你拆成7k買兩次會比較有安全感。
ex.你買零股臺積電110元,花了14400
   你買零股臺積電110元,花了7k,105花了7k,怎樣看都知道誰成本低
但如果110就漲上去,沒出現105的話,那當然14400賺的多
7k的只有賺到一點點而已

恩,這邊又會出現我的另外一個信念,不要貪心就能賺到錢。
所以我買零股大概都是5k~7k,反正手續費算起來比股票型基金的1.17%還要便宜。
我也不用賺太多,我要的是我不怕跌下來的情緒。XD
缺點就是賺不多,賺錢沒有效率這樣。


9.國內銀行能買到的債券基金裡,幾乎只有高收益債有價值買。
基金有所謂的內扣費用,就是一般基金經理人團隊的費用
還有一些銀行的費用
這些加一加大概都要1.5~2%左右的費用
債券基金裡大概只有高收益債跟新興市場債的利潤比較能夠覆蓋這些費用。
其他公債或是類公債或是公司債的大概都要靠一下避險情緒才有機會賺比較多的錢
大概也就5%這樣,沒有遇到避險大概就是1~2%的利潤。
那這樣你乾脆新台幣定存好了,這樣還不用擔心債券基金漲跌。
因此國內銀行如果你要買,那就高收益債基金吧,算是沒得選的選擇。
如果你怕現在是高點不敢進場,那你可以小額進場或乖乖等跌低一點再進場。
我是不建議等,因為債券本身就是到期就會賺錢的東西 ,等實在有點浪費時間成本。
但也不建議單筆丟進場,去年五月就演過一次大跌了。
資金如果能在大跌段進場就是一次躺著賺的進場了。
至於升息段要不要怕?其實不用,因為未來還會有降息
所以資金要能撐過升息段就不用怕啦,好好挑個一檔分批買就好了,好好抱啊~~


10.平常該注意什麼?
在你挑好中長期看好的標的後,就是好好作定期定額+不定期不定額。
定期定額的部份就不管了,不定期不定額是要讓你把握波段低點進場用。
甚至是波段你猜會有短波行情使用。

因此平常時段大概就是看看有沒有不定期不定額的時機出現而已
這個時候你還是要提醒自己是個惡老闆,能將錢盡量送出去工作就盡量送出去。
我是比較雞肋,錢都會丟去定存。有些人則是一次all in,他們就不用管這種惡老闆觀念
你可以建立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讓你的錢一直呈現"工作"狀態

以我目前手上建立的配置來說,
台幣、外幣定存+美股基金+美金、澳幣高收債基金+台股個股+台股可轉換公司債
每個都是跟利息有關的標的,除了美股基金利息跟台幣外幣定存比較低以外,
其他的利息大概是3%~9%不等,逐漸累積自己的收益單位。
股票幾乎都是買了就抱著,當然設定一些是賺價差的就好。
賺到了價差繼續丟到定存或是債券基金或是定存股裡,一直持續這樣的動作。
甚至我買到標的後,就是解台幣定存,讓我的資金能凹到定存,該用時可以銜接惡老闆。

以我上面的標的來說,我平常就注意這些東西。
那個標的我覺得可以進場了我就開始掛單,買到就解定存。
盡量讓市場帶我進場,這樣不用去看太多的東西。
買東西就是挑自己爽的價格啊,這邊大家就自己思考該怎麼進出吧。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分析] 搶反彈?搶失敗轉中長期放著領息?

看到澳幣28.xx  近年最低
        南非幣3.0x 近年最低

恩,好想進場買喔,那麼便宜了。
那你有想好後面會回漲嗎?要花多久時間呢?
這是反彈還是真的止跌回升呢?
經濟基本面、資金流動面、風險偏好面、技術分析面都考慮過了嗎??

跌深總是會強彈,強彈總是讓人以為是起漲。
久了起漲也會讓人誤會是強彈而已。

喔,抱歉,講了一堆廢話。
那現在該不該買呢??

心態是這樣的
1.我真的是短線搶反彈的!
那請趕快搶,設定好進出場價位就好,不要想蝦咪搶失敗了要怎麼辦。
搶失敗就是出場。搶成功代表你真的操作不錯。

2.都這麼便宜了,我可以搶反彈或者搶失敗轉中長期套牢投資。
這種大概最多也相當有把握自己的操作技術可以獲利
可是,你為什麼一定要買這種跌深的?其他能懶人獲利的不是更好嗎?
真套牢了,再來自我安慰我後面還有多少本金要進去搶,越跌越買....
好啦,可能你口袋無比深,我這種奈米戶是無法體認你口袋到底有多深。
反正失敗了轉中長期套牢投資就好,利息怎樣都比台幣定存高。
恩,那你有體認到台幣定存在台灣這個主戰場多強大嗎?XDDD
也只能祝你早日解套,市場還有很多好東西的。

3.我不看好中長期,可是價格好便宜,我好想買啊
那請等等吧,搞不好更便宜,因為你自己都不看好中長期了。
如果看錯,那就是自己看錯,沒買到很可惜,等下次機會再來。
如果買下去,請往1.移動,或者歡迎加入自我矛盾賺錢俱樂部,這要賺到錢得靠運氣。

4.我看不懂,但是都那麼便宜了,為什麼不買?
看不懂是要買什麼?Orz
買了就歡迎加入自我矛盾賺錢俱樂部,還是靠運氣吧。

5.現在是正式起漲,不是反彈而已!
讚!我最欣賞這種人了。
這種完全不用給建議,我很欽佩有這種眼光+勇氣的人。
走勢如果真的起漲起飛,沒錯!這樣你就是先知!!恭喜你可以脫離這邊了。
這一定是研究過基本面、籌碼面、技術分析面、消息面、心理因素強的人。
這樣已經不是搶反彈了,而是真正看好一個趨勢的轉變。

以上經驗僅供參考,如果感覺被汙辱之處請抱歉,我沒有任何要吐槽別人的意圖。
因為上述都是個人經歷過的經驗~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淺談"勝率"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無限的抉擇要作。
而投資的路上,一樣要作抉擇,但比人生幸運的是,你可以用一些方式來瞭解"勝率"多寡。
進而從"勝率"高的標的下手,最後達到你所要的報酬。

投資世界有些不成文的規則,"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就是最有名的那個規則。
強的企業會打垮弱的企業,又或者是存活得比弱的企業久。
偶爾你會遇到一些新興企業,那可以叫做潛力股,但他們絕對是未來的強者跟當下的"出身低"英雄,他們絕對有一些成為強者的條件,而你能不能具備那樣的眼光呢??
相信大部分的人無法辦到,我自己也無法辦到。
但幸運的是,我們還是可以把這個規則套用在投資上。
而且你不一定要去選個股,而是選擇國家強弱。

國家強弱怎麼判斷??這我也無法解釋,但你總知道一些國家很強,強到你很佩服,強到很多人去求學、工作,強到在某些國際論壇上發言大家得仔細聆聽吧?
這樣應該有些概念了吧,回到勝率兩個字,投資的路上每個人屬性不同。
有人喜歡安全,對他們來說勝率可能是波動低、獲利低、虧損低。
有人喜歡冒險,對他們來說勝率可能是獲利大幅高於虧損。
這邊算是以投資者嗜好+投資最終的結果來解讀勝率。
我個人不傾向用這種,我比較傾向於從眾多投資標的裡找到"獲利機會比較高的"
但不一定要賺得多,而是時間一拉長(一~三年),我很難虧錢的標的。
因此可以用逆向思考模式來建構這樣的想法。
從未來往前推到現在,當然我不是要你去預測未來如何
而是以我們目前的環境跡象你至少可以知道未來環境有些狀況是機率較高的
ex.未來原油價格較低、替代能源逐漸步上軌道、低利環境的結束、相對強勢美元的環境、新興國家電力供給問題、糧食飲用水問題、年輕人口各國不均衡問題、各國產業結構調整、…等。

有四個字叫"土法煉鋼",你可以把市場上所有的標的套進去幾個你預期未來金融環境機率較高的,從這些你未來覺得勝率高的來篩選出你該投資的標的。

再來是對這些標的作另一個選項篩選,這個選項就是上述這些環境沒有發生時,這些標的是否也能穩定成長或者僅僅輕微成長不利而已。

以我自己為例,未來能源價格低、替代能源逐漸步上軌道,那我選擇公用事業,與風力、太陽能有關係的供給、維修產業,未來如果不幸發生能源價格高、替代能源補不足能源缺口,這兩項標的都還有基本盤可以支撐下去。

不過這也有缺點,缺點就是獲利可能無法與大盤相提並論。
這樣乾脆選大盤就好啦,何必一定要走勝率高的選項?
這就是抉擇了,是要勝率高還是要報酬高?
最佳的方式當然是把大盤未來環境考慮進去,再來從報酬跟勝率中挑出你覺得值得投資的。
剩下的讓市場給你答案,能做的就是資金進場前決定好勝率。
多作比較,只要你的邏輯沒錯,時間會還給你公道。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縱軸報酬、橫軸標準差的用法

投資基金以來,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我該買那一檔好?
這當然得看投資人習性,有些人愛好風險,有些人保守。
但要記得"高風險不等於高報酬""低風險一定是低報酬"

以下就以基智網的功能來作解說,記得要去註冊帳號。
這邊用的是聯博新興市場債券基金AT股澳幣避險作為例子,並無鼓吹的意圖。
切到基金頁之後,點選"績效評比"
這方法的優點是對相關標的的基金績效、風險直接一覽無遺。
                缺點是"這只是一年內績效跟風險,不保證未來一樣"。

對於風險的客觀認知是"波動小,風險小,波動大,風險大",這就是標準差的特性。
標準差越大,代表波動大,標準差越小,代表波動小。
但並不是波動大就績效差喔,也不是波動小就一定虧比較少喔。
他只是一種衡量波動的客觀數據。

對於報酬的認知就很簡單了,績效好就是報酬高,績效差就是報酬低。

那麼如果要比較基金,該怎麼作呢??
正確的作法其實是先去瞭解標的的未來發展,覺得極有發展性就夠了。
剩下的就是找費用低的而已。
以上兩個都找完後,那就來看看這個圖形裡是否有你沒注意到的標的。 




聯博新興市場債券基金AT股澳幣避險作為例子
可以清楚看出圖形分成四個區塊,右上稱為I 左上稱為II 左下稱為III 右下稱為IV
I代表的意思就是高標準差高報酬,從本圖中可以看出I區塊裡最高報酬有16% 標準差6%的標的,也有一些報酬14% 標準差6.7%甚至報酬12%標準差9.8%的標的。
若以上面的風險客觀判斷,選16%的怎樣都比選14% 12%的好,因為標準差夠低,波動較穩定。

II代表的意思就是低標準差高報酬,這一區塊是我比較喜歡的區塊,但不代表適合你的投資特性。這區塊裡面有報酬15%,標準差5%的標的,看數據怎樣都壓過I區塊的標的。但實際績效不一定會比I好,只是標準差數據讓我們注意到這個標的似乎不錯。

III代表的是低標準差低報酬,這一區塊適合極保守的人選用,但有時候你會覺得,那不如選II的就好,畢竟標準差差不多啊。

IV代表著就是高標準差低報酬,這一區塊會有人買嗎??呵呵,或許他就是未來的補漲股或者是潛力股喔~~
但也有一個盲點,就是
績效只是一年期績效而已,所以IV區有可能是去年漲太多的關係,基期較高,所以今年績效比較差,波動跟去年一樣。

以上是用數據來作為選擇基金的方式,或許可以幫你找出遺漏的標的。 
但要記住一個重點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過去波動也不代表未來波動"
選定有信心、看好的標的始終是最好的辦法,也是中長期投資的先決條件。